『无障碍浏览』
CH| DE
News
青岛自贸片区发展基因科技产业走出新路子
2022-04-18

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围绕科技惠民,聚焦生命健康,破题发展基因精准检测、测序设备研发制造、基因编辑育种等引领性科技,部署了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聚集基因科技产业人才千余人,在科研成果和民生健康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山东基因科技产业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积极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超前布局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工作部署,在发展基因科技产业方面走出新路子。

基因科技惠民

青岛华大、青岛锐翌是青岛自贸片区基因科技的明星企业,依靠先进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展基因检测,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定点机构。青岛华大建设医学检验所,通过基因科技筛查出生缺陷、早期肿瘤及传感染疾病,助力政府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青岛锐翌建成华北检验服务总部基地,立足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早筛以及人体微生物组和健康管理等精准医疗领域,提供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和感染防控服务。

依托青岛华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率先启动了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项目,青岛自贸片区成为首个实现百万级人口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的城区。目前已累计在青岛开展各类疾病预防基因检测44万人次,确诊出生缺陷胎儿及新生儿897例,宫颈癌、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患者逾1100例,累计减少社会经济负担约19.6亿元,政府投入产出比约为1:13。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家庭痛苦和负担,提升了生活幸福感。目前,青岛自贸片区所在的西海岸新区已成为新增唐氏呆傻新生儿全国最低区域。

疫情精准防控

2020年10月疫情期间,青岛华大“火眼”实验室、青岛锐翌移动方舱实验室完成核酸检测102万例,占青岛市总检测量的1/10,创下全球新冠核酸日检测通量之最。同年11月,青岛华大“火眼”实验室承接青岛港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的进口冷冻食品、环境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为青岛守住疫情防控前端关口。

面对新一轮新冠疫情来袭,青岛自贸片区企业在促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防疫情、保民生放在首位,青岛华大“火眼”实验室、青岛锐翌移动方舱实验室火速筹建,累计完成核酸检测530万余例,并派出360余人支援全国的抗疫工作。

针对前期山东疫情出现多点反复的情况,短短20天时间,青岛华大在青岛、潍坊、烟台、德州快速搭建近50万单管通量的气膜“火眼”实验室(日检测通量500万人份),支撑山东省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今年4月3日,青岛华大援沪抗疫青年突击队24名队员携带日检测通量5万单管的“火眼”实验室驰援上海。

涉海挺进深蓝

围绕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青岛自贸片区企业主动走出去,累计在15个国家的相关海域开展海洋生物样本采集工作,存储海洋生物样本资源近11万份,对全球的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贡献度达26%,占中国贡献度的42%。

筹建国家级“海洋基因库”,容纳海洋生物基因组数据量超过2Pb,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完成国际首个深海生命基因组数据库的建设。牵头在青岛成立了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先后与国内外178个科研院所开展了548个项目合作,发布全球首个《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白皮书》,联合多国院士设立了“海洋基因组学新锐奖”,弥补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领域长期缺少权威声音的空白。

为加快推动生物试剂的进口替代进程势,推动海洋生命研究的科技创新,努力向深海要资源,青岛华大已在冷泉、热液等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中获得了十多种酶蛋白基因。清原农冠企业在新创制化合物领域位居全球前三、中国第一,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敲高技术,突破了国外基因编辑“卡脖子”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基因编辑育种产研过程中因底层专利限制而拖慢育种进程的问题。目前,清原农冠已经在水稻、斑马鱼上打通技术路线,可显著提高动植物的产量、缩短生长周期、提高抗性,将为生物技术育种提供全新技术方案。

制造多向突破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才有话语权。青岛自贸片区注重搭建基础科技发展平台,积极为入区企业提供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尤其是生命科技方面努力构建核心工具的“国产之光”。青岛华大智造项目是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上签约落地的重点项目,也是我省重要的抗疫物资生产企业,项目突出自主研发、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实现基因测序仪、自动化检测设备、单细胞实验室、超低温样本存储以及试剂、生物芯片等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研发、量产及交付,填补了山东省在基因科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多项空白。

青岛华大牵头紧急研制新冠病毒检测一体机,为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提供中国方案,获科技部致信感谢;研制交付全球首台方舱版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平台,搭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设备,累计交付量超150余套;建成国内首个超大通量测序设备生产基地,自主研发了全球通量最大的基因测序仪DNBSEQ T-10×4RS,并于2021年实现4个海外国家交付;首创便携式基因测序仪,标志着基因检测正式走出实验室,2021年10月,该设备登上“探索一号”科考船,为科研提供更便捷更及时的支撑;研发成功全国首个超低温自动化样本库,赋能样本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核心酶制剂与生物芯片实现自产自供,建成国内首个、全国最大的多模块自动化集成测序酶试剂生产基地,测序酶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此外,青岛百迈客基于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生命科技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制造研发,加快推进单细胞、空间组学等先进设备国产化。

科学引领前沿

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深耕科技发展,不断探索生命科学前沿,先后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70余篇,其中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占青岛市全市发表量的21%。

2021年1月,青岛华大参与发布自主开发的全新技术-时空组学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首次实现生命全景时空分子图谱,成为全球唯一一项能同时实现“亚细胞级分辨率”和“厘米级全景视场”的技术,将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带入到时空时代;绘制了全球首个蝾螈脑再生时空图谱,将为意识起源、神经调控、器官再生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全新认知;全球首个时空组学国际合作中心的落地,可实现3000张/年切片的时空组数据化。

清原农冠牵头“十四五”国家以及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自主创建了新化合物创制、植物基因编辑育种、化学信息化工业互联网等全球领先的研发创新平台。首创了CSE(循环打靶碱基编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可对任何碱基开展编辑,极大地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累计申请PCT国际发明专利113件,通过PCT途径或巴黎公约进入世界各国累计1014件、授权165件,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岛自贸片区作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获批两年多来,正从青岛的开放“试验田”变成“高产田”。预计今年青岛自贸片区基因科技产业产值将突破40亿元;到2024年,将聚集100家基因科技企业,基因科技集群投资超100亿元,形成较完整的基因科技产业链条,呈现出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下一步,青岛自贸片区将进一步聚焦未来产业,实施基因科技“双千”行动,以华大基因、清原农冠、锐翌生物、百迈客等基因科技项目为基础,加快海洋、育种和大健康领域基因科技平台建设,打造千亩基因科技谷,完成千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建设全球基因时空组学策源地、全国海洋基因库、全国基因科技产业集聚区、中国北方基因科技人才聚集地。

Welcome to follow our official WeChat accounts

No.2877, Tuanjie Lu, West Coast New Area, 266426 Qingdao, China
Tel: 0532-86988067 Email: sgep@sgep.cn